巴山牛主产于川、鄂、陕三省交界的大巴山区。产于四川境内韵宣汉、达县等地者,曾名宣汉牛;产于湖北境内郧阳地区的竹山、竹溪、房县者曾名庙垭牛,后经省、地级定名为郧巴牛;产于陕西境内西乡、镇巴、平利、旬阳赤崖及商洛地区者,曾名西镇牛、平利牛、赤崖牛和岭南牛,后经省级统_命名为秦巴牛。l982年5月,本志编写组会同三省有关地、县领导和科技人员实地考察后一致认为,上述地区的生态条件、牛的来源及其特征和特性等相似,各地方品种应属同一品种,并统一定名为巴山。
(一)产地与分布
主产于川、鄂、陕三省交界的大巴山区。产于四川境内韵宣汉、达县等地者,曾名宣汉牛;产于湖北境内郧阳地区的竹山、竹溪、房县者曾名庙垭牛,后经省、地级定名为郧巴牛;产于陕西境内西乡、镇巴、平利、旬阳赤崖及商洛地区者,曾名西镇牛、平利牛、赤崖牛和岭南牛,后经省级统_命名为秦巴牛。l982年5月,本志编写组会同三省有关地、县领导和科技人员实地考察后一致认为,上述地区的生态条件、牛的来源及其特征和特性等相似,各地方品种应属同一品种,并统一定名为巴山牛。
巴山牛的产地包括陕南、川西、鄂西北三省连界的广大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正处于大巴山系,境内山峦起伏,海拔208~2635m,一般高度在l000m左右,黄牛的垂直分布集巾在300~1200 m的低山、中山地区。按其类型,巴山牛的粗壮型分布于湖北的竹山、竹溪、房县,陕西的平利、旬附等县,据1981年统.计,约有牛10.2万头;结实型分布于陕西的西乡、镇巴、洋县、城固、南郑、紫阳等县,据1981年统计,约有牛5.4万头;细致型分布于四川的宣汉、达县、开江、万源、城口、平昌等县、市,据1981年统计,约有牛39万多头。
(二)品种形成
产区出土的宋代(公元960~1279年)卧姿陶牛,外形粗壮结实,肩峰高,肌肉丰满,与现在的巴山牛相似,可见当地饲养黄牛已有悠久历史,在宋代,巴山牛已具雏形。
耕牛是产区用以运输、耕地的毒要役畜和肉食来源,历史上早就把耕牛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以增加经济收入,或串换自己所需要的耕牛。产区各县都有牛市,并有悠久历史,交换者常跋涉数百里,聚集数百人。由于牛种的影响,刺激养牛户养大牛、养壮牛。
产区为三省交界地区,历史上累遭兵乱和灾荒,灾区曾大量移民,耕牛也随之迁入。由于移民来自各地,牛的来源也各不相同,迁入当地后,经长期风土驯化和当地牛群混牧和种牛的互相交换;又由于当地人民对黄牛的选择和饲养管理精细程度的不同和生态条件的某些差异,因而巴山牛又形成了不同的类型。粗壮型体躯充实,肌肉比较丰满,体型较大;结实型骨胳结实,结构紧凑,肌肉比较丰满,毛细密,皮较薄;细致型皮薄毛细,耳、颈血管明显,乳静脉显露,体型较小,细致紧凑,结构匀称。
产区气候属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交叉地带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8~16.7℃,极端低温-14℃,极端高温43.4℃,年降水量800~1200 mm,相对湿度70%~80%,无霜期230~280 d.产区草山草坡面积广阔,其中宜牧草地约占总面积的40%,野生牧草种类多,产量高,四季常青,终年可牧。农作物的种类则由于海拔高度的悬殊及垂直气候的差异而不同,在海拔800 m以下的河谷与川间盆地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多为稻麦两熟;海拔800~1200m的中山以玉米、小麦、豆类、甘薯、马铃薯为主;1200m以上的高山则以马铃薯、玉米、燕麦、豆类为主。由于农作物种类多,因而提供作为饲草饲料的农剐产品数量多,品种多样,为巴山牛体型大、肌肉丰满、发育良好这些特点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产区人民历来重视耕牛的选种,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种牛的选择,要求红毛黑蹄、“一高”(肩峰高)、“二大”(睾丸大)、“三宽”(头、胸、尻宽)、“四窄”(蹄缝紧)、“五粗”(颈、四肢粗)、“六光”(两眼、四蹄光亮)。养母牛户常不辞劳苦,牵发情母牛跋涉数十里外,挑选优秀公牛配种。
(三)体型外貌
1.外貌特征
巴山牛体型长方,肌肉丰满,公牛粗壮结实,母牛细致紧凑。公牛颈宽厚、粗短,母牛颈较薄、稍长。角有“龙门”、“芋头”、“羊叉”等角形“靠龙门角”约占40%左右。颈侧皱褶明显,垂皮发达,多从颈下一直延伸到前胸,平均长93.3 cm,宽19.7 cm。公牛鬐甲高而宽,肩峰隆起,高大而圆。峰型分高耸墅和馒头型,以高耸型为多。此种蜂型从前端底部到峰顶浙向后上方倾斜,高出鬐甲8~10 cm,超出背高12~13.5 cm,基部峰圆60~80 cm,肩峰的倾斜度与背平面的水平夹角约为55~65°;馒头型的峰型较小,无倾斜。中躯较短,背腰平直,结合良好,腹部充实饱满。粗壮型尻宽长而稍倾斜,大腿肌肉丰满。结实型和细致型则尻长而稍显尖削或呈斜尻,肌肉附着欠佳。母牛肩峰低而薄或无肩峰,乳房附着良好,呈碗形或梨形。
被毛细密,毛色以红黄毛为主色,占整个牛群的70%左右。鼻镜黑色者占57.7%,肉色者占15.8%,黑红相间者占26.4%。
2.体尺与体重
据1982年《中国牛品种志》编写组提出的口巴山黄牛曩调查报告,各类型牛的体尺、体重见表1。
3.体态结构
巴山牛结构紧凑,体态匀称。公牛头较宽,母牛头较狭长;粗壮型体躯较长,胸部发育良好,后躯略低,稍狭长。四肢高矮适中或略矮,肌肉较丰满,呈役肉兼用体型。
(四)生长发育
据上述调查报告,巴山牛各类型的生长发育情况如下:
平均初生重,粗壮型公犊为20.8±3.7 kg母犊为18.8±3.0kg;结实型公犊为17.0±1.9kg。12月龄时的体高、体长和胸围,粗壮型公牛已分别达成年时的79.3%、74.4%和72.6%,母牛分别达成年时的88.7%、80.2%和79.2%;绪实型公牛分别达成年时的81.8%、76.0%和74.1%,母牛分别达成年时的86.9为,00.2为和78.9为。到2岁时,上述三项体尺,公牛已分别达成年时的88.9%、83.8为和84.5%,母牛分别达成年时的94.9%、88.7%和89.9%.
(五)生产性能
1.役用性能
一般2.5岁左右开始调教,5~15岁时役力较强。
较大挽力:用瞬间测定法测定17头粗壮型成年牛,公牛平均较大挽力为470.0kg,阉 牛107.9 kg,母牛396.4 kg,为体重的91%~108.6%。另测定34头结实型成年牛,公牛平均较大挽力340.8 kg,为体重的87.4%;阉牛297.4 kg,为体重的90.7%。测定64头细致型成年牛,公牛平均为292.9kg,为体重的86.5%;阉牛平均为301.6kg,为体重的78.6%,母牛平均为216.4 kg,为林重的79%。
载重能力:测定粗壮型成年母牛6头,单牛单套,平均载重974.8kg,行进速度l.3 m/s。另据对结实型成年牛的测定,公牛:阉牛各载重915 kg,在沙石公路上行走675 m,母牛载重550 kg,行走3000m,行进速度,公、母、阉牛分别为1.6 m/s,1.1 m/s,1.2 m/s。 耕作能力:测定21头粗壮型成年牛,在水稻田起板,单犁单套,公牛、阉牛平均日耕3.4亩,母牛平均日耕2.3亩;早地毁茬翻耕,公牛、阉牛平均日耕4.24亩,母牛平均日耕2.98亩。结实型可日耕旱板田3.2亩。细致型成年牛6头,在水稻田起板,可日耕2亩左右。
2.产肉性能
巴山牛肉质细嫩,是陕西省名产“西乡牛肉干”的主要原料。测定未经肥育的1.5~2岁龄粗壮型公、母牛6头,平均屠宰率为52.56%,净肉率41.63%,骨肉比1:4.3,眼肌面积52.4 cm2。另测定结实型1~2岁公母牛12头,其中6头经过90 d舍饲补料肥育,6头自然放牧、不补料。经补料肥育后的屠宰率,公、母牛分别为53.9%和54.8历,净肉率分别为44.3%和46.2%,胴体产肉率82.2%和84.4%,骨肉比1:4.6和l:5.4,眼肌面积58.7 cm2和53.2 cm2,平均日增重665.39和533.0g,每公斤增重耗6.25个饲料单位;自然放牧不补料肥育的屠宰率,公、母牛分别为47.8%和48.9%,净肉率分别为36.6%和38.3%,胴体产肉率分别为76.6%和78.3%,骨肉比均为1:3.6。测定细致型未经肥育的成年牛8头,屠宰率46.3%,净肉率34.8%,骨肉比1:3.1。另据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1981年测定,90 d放牧补料肥育的18月龄细致型阉牛5头,屠宰率平均为52.51%,净肉率39.86%,骨肉比1:3.75,眼肌面积35.57 cm2。
(六)繁殖性能
在粗放的饲养条件下,公牛1.5~2岁龄达性成熟,2.5~3岁龄开始配种,4~7岁配种能力较强。据对5头细致型公牛的配种记录统计,配种母牛头数132头,发情期受胎率91.7%,总受胎率96.2%。公牛7岁以后配种能力逐渐衰退。母牛l~1.5岁达性成熟。发情持续期,据对220头次统计为27.0±6.45 h。发情周期,据对205头次统计为22.2±5.37 d。开始配种年龄24~30月龄。妊娠期,据对108胎统计为381.2±5.4d。母牛可以常年发情,但4~9月为母牛发情配种旺季,约为全年发情配种母牛头数的70%左右。繁殖密度多为一年一胎,三年二胎、二年一胎者次之,终生可产犊6~8头。繁殖率则由于饲养管理、使役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差别很大,高者可达80%左右,一般农村社队母牛繁殖率仅30%~40%,犊牛成活率80%左右。
(七)适应性能
能适应山区垂直气候变化大的特点,能抗寒耐热。由于产区垂直气候变化大,山上山下气温相差悬殊,高山气温低,较低气温可达-14℃以下,冬季常常遍山积雪,巴山牛尚能上山放牧;低山狭谷盆地则气温高,夏季气候炎热,较高气温可达43℃,巴山牛仍能正常放牧。
能适应山区放牧与使役。巴山牛蹄质坚实,耐磨、耐水泡,且行动敏捷,善爬坡,因而能适应水田、早地、山坡地和小块地的耕作,在山区坡道上拉车运输,在陡峭的坡地、溪谷地放牧,很少造成滚坡伤亡。
能适应山区粗放的饲养条件。产区农村养牛粗放,高山和中山地区以放牧为主,尽管使役繁重,多数牛仍能保持中等以上膘情,冬季寒冷草枯,辅以舍饲,主要饲喂稻草、玉米秆、豆其等粗饲料,牛圈简陋,仍能安全过冬。低山河谷地带夏秋放牧,冬春舍饲,喂给稻草、豆类荚和补喂少量精料。在这样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巴山牛仍具有较好的膘情。
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多年来,产区的牛除患流感外,尚未见其他流行病发生,据湖北竹溪县1981年统计,发病率为5.88%,死亡率0.5%。该县曾引进18头秦川牛全部感染焦虫病,而同群饲养的巴山牛无一头患病。陕西西乡县1966~1981年3900头病例牛,确诊为焦虫病者仅5头,治愈4头,死亡1头。可见巴山牛具有较强的抗焦虫病能力。
(八)评价与展望
巴山牛体型较大,结构紧凑,体态匀称,前躯发育良好,蹄质坚实,适应山区放牧与使役,为我国山区优良役肉兼用品种。主要缺点是良莠不齐,后躯发育不够宽,欠丰满,细致型体长略短。为进一步提高巴山牛的品质,建议成立巴山牛育种组织,联合制订巴山牛育种方案,确定选育方向。按产区不同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高山、中山区可向肉役兼用或肉用方阳选育,低山、丘陵区可向肉役兼用方向选育,河谷盆地城镇工矿区附近可向役肉乳兼用方向发展,以期尽快提高役、肉、乳生产性能。
巴山牛的体型外貌和产肉性能
作者:牛奶运输车发布时间:2018-10-31所属栏目:畜牧百科返回列表
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http://www.xdqj.com/news/xumu/689.html
- 最新资讯
- 2024-03-21总投资30亿元,君乐宝这一项目有了新进展!
- 2024-03-21前进集团甘肃传祁乳业——西部奶业之光
- 2024-03-13探索新模式,皇氏集团与这两家企业战略合作!
- 2024-03-132024年,乳业逆袭的四大策略,助你成为市场黑马!
- 2024-03-13油润滑轮端正在改变我们的用车习惯
- 2024-03-08新东鲜奶运输车,让牛奶“原汁原味”直达工厂
- 热门资讯
- 2018-07-18你知道牛奶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么?
- 2018-07-28奶牛也要“娇生惯养”,还得哄它开心
- 2018-07-22奶牛发烧“信号”要重视,不然会让你损失惨重!
- 2018-07-27奶牛养殖:奶牛不食症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 2018-07-27新东奶罐车800公里车程牛奶升温小于1℃
- 2018-07-27宁波牛奶的修“鲜”之道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