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云南大理鹤庆县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部署,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紧盯全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抢抓洱海流域产业转移机遇,努力构建奶牛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进一步将乳畜产业作为创建“一县一业”的重点产业稳步推进,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社会化服务、合作组织共建共赢的工作思路,通过五年的努力,“奶畜+乳品”全产业链初具雏形。
六合乡是鹤庆县典型的农业山区乡,也是鹤庆县唯一的民族贫困乡,全乡可耕地面积仅为27800多亩,人均田地不足2亩,全年降雨量不足900毫米,水资源短缺,乡内产业小散弱,为了拔掉穷根,摘了穷帽,县委县政府及早谋划、科学布局、全力以赴改善六合乡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通过饮水解困、交通通达、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党建引领五大工程,为六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六合乡紧紧抓住鹤庆县乳畜业发展的机遇,2019年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招商引进两家公司,目前奶牛养殖效益及社会效益已初见成效,现有奶牛存栏2152头,年生产优质生鲜奶9089吨。
随着奶牛数量的增多,奶公牛数量每年也成倍数产出,非性控繁殖情况下,奶公牛出生占比达到55%,出现奶公牛供大于求的局面,奶公牛的数量不断增加和价格的持续走低,让奶公牛养殖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为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引导脱贫人口融入产业就业发展格局,2023年初六合乡党委政府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奶公牛养殖基地,一期投资750万元,建成2000头标准现代化奶牛养殖区1个,包括育肥牛舍1栋、犊牛舍1栋及配套设施,占地面积99.66亩,预计2024年上旬可达到进牛标准。项目竣工后,可解决奶公牛数量和群众劳动力双过剩的问题,带动区域性肉牛产业升级发展。
六合乡坚持“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兴牧富民”,奶公牛养殖操作模式采用公司+农户+公司“挑扁担”式饲养模式,具体方式为,由奶公牛产业示范园将各奶牛场初生牛犊进行统一收购并完成初期防疫工作,群众根据自身劳动力情况“零成本”认养奶公牛,后期由奶公牛产业示范园企业依据奶公牛增重情况向群众回购奶公牛并进行催肥和销售。奶公牛养殖基地建成,有效发挥群众参与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带动群众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进一步激发群众增收致富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拓展群众增收渠道。
六合乡重视借力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奶公牛养殖投通过“企业+农户”的新模式,实现“1+3”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双收益。“1”即村集体经济稳定1份收入,向企业收取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3”即,群众获得3份创收:一是代养奶公牛。群众每年可代养奶公牛数2000头,解决500户的剩余劳动力,每头奶公牛“代养”收入在1500-25000元。二是饲草种植收入。年收购青贮15000吨,增加收入750万元。三是务工收入。养殖基地雇佣周边有饲养技术及有劳动力的农户到牛场打工,给群众带来可观的务工收入。
未来,六合乡将坚持引优扶强,继续壮大鹤庆荷斯坦牧业、聚鑫牧业等龙头企业发展,持续做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种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畜牧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完善配套粪污资源化利用、草料种植、循环现代农业等,力争建成“鹤庆牛乡”品牌。
来源:大理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