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凯,牛龄12年,饲养犊牛8年,使用自动饲喂系统养殖哺乳犊牛4年。现任中地乳业天镇牧场犊牛管理主管,共负责8套相关设备。在这4年间,接待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参观学习。犊牛平均断奶体重达到96公斤,断奶日增重突破1100克,断奶颗粒料采食量单头平均超过2公斤以上,180日龄单头平均体重达到260公斤,体高平均值在117厘米,青年牛平均配种日龄在12.5月龄。
我国引进自动化饲喂哺乳犊牛已经多年,自动化饲喂系统在国外饲养哺乳犊牛有着很大的优势,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了“源源不断的给哺乳犊牛提供新鲜的巴杀奶源,可控的奶温,自由自在的采食,舒适的空间环境,生长指标大大提高,节约人工成本,便于监控管理”等7大方面。
在国外自动饲喂技术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但是国内很多牧场在使用过程中,经验不足,问题较多,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动饲喂系统的这7大优势,导致该系统在生产上是半瘫痪状态,很多牧场出现了不敢用,不敢养,养不好,生长差的这种局面。那么,如何提高自动饲喂系统养殖技术,如何做到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从而提高哺乳犊牛质量呢?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配套设施牢靠,圈舍布局合理
1.1 所有巴杀奶系统,清洗系统流程完好
保证充足的奶源(包括抗奶,不含乳房炎牛只的奶)或者适龄代乳粉,对巴杀奶每季度进行细菌检测(细菌总数≥10万,较好在5万左右)。培养设备管理员,做到会使用,会操作,会清洗,会排除简易故障。
1.2 自动饲喂机正确安装,水、电、气配套设施齐全牢靠
所有饲喂机设备间管理正规,干净整洁,设备运行情况良好,做好防尘防潮处理,四季进行防鼠。不能随意改动电源和线路,夏天做好灭蝇工作。
对所有饲养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设备操作培训,简易故障排除培训,设备保养与清洗流程培训。让每位饲养员深刻领会“安全操作,正确使用”的基本操作常识。
1.3 正压通风系统,自然通风系统适时开启和关闭
众所周知,自动化饲喂模式为群饲方式,所以,会因为牛群密度,卫生消毒,圈舍清理不及时导致空气污浊,从而引发犊牛大规模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将会出现大面积死亡,给牧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自动饲喂系统通风至关重要,所有圈舍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通风设备,冬天保证圈舍温度大于0℃,较低不能小于-5℃,在0℃-零下5℃时,可以适当给采食处按装保温灯防止奶管上冻从而影响正常采食,如果温度还要低于-5℃时可给圈舍按装加热装置,通常情况下温度高于5℃时适当开启南侧上半部分卷帘进行自然通风,晚上可及时关闭,正压通风系统一年四季均要开启,5月份至10月份关闭正压通风的电加热系统,可以节本增效。
自然通风系统可根据气候变化适时开启,圈舍温度在10℃~15℃之间南侧卷帘全部开启,15℃~20℃时北侧在外界自然风小于3级的情况下全部开启,风力大于3级开启上半部分,防止过堂风导致犊牛大面积发病。
1.4 圈舍布局规范,牛群密度合理
保证每头犊牛较少不得低于3平方米,每台饲喂机控制在100头以内,较多不能超过120头(个别牧场应对高峰期)。
所有清圈垫圈车辆及时到位,清圈垫圈可采用干稻草,油麦草,也可以使用干河沙。严格控制湿度和密度,垫草厚度不得少于20厘米,更换垫料频率可管控在5~7天/次(根据密度而定),也可以保证每头犊牛每天2~2.5公斤垫草。
夏季如果温度高于35℃的地区可选用干河沙,厚度不得低于10厘米。
2、如何全方位搞好自动饲喂系统饲养哺乳犊牛,提高犊牛质量。
2.1 产房是牧场的根,犊牛是牧场的源
必须建立健全犊牛护理流程,重点做好脐带消毒,初乳检测及巴杀,对每头犊牛进行毛发吹干处理,饲喂初乳在出生一个小时内喂4升优质初乳,6~8小时后喂2升。
注意转运过程防止造成转运失败。
2.2 犊牛转入自动饲喂系统
首先放置单栏内,一牛一栏,24小时后开始进行常乳饲喂,每天三次(早06:00-08:00点,中14:00-16:00点,晚20:00-22:00点)每次饲喂量2升,脐带消毒自转入后连续在进行三次,每天一次。第3日龄补打电子耳标,检查牛只情况,将健康牛只第4天转入自动饲喂机进行诱导采食,并录入系统,监控牛群采食量。
温度低于15℃时开启保温灯。
2.3 上机牛只必须人工驯化
一般需要5~10天,人工进行引导,此时要求饲养员严密监控牛只健康状况,自由采食情况,直至犊牛完全掌握自由采食技能。
2.4 合理调整采食计划
把季节变换,气候变化与喂流食计划紧密结合,根据不同日龄阶段制定单次饲喂量,做到“密度合理,少量多次,奶温正常,严格消毒”。正常情况下,喂流食计划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7天(含单栏),采食量控制在5~6升,第二阶段8天,采食量控制在6~8升,第三阶段36天,采取自由采食模式不限量不限次采食,调整成8~10升强化模式,第四阶段9天(断奶模式),采食量控制在10-2升减奶模式。同时,对单次饲喂量也有严格要求,也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7天,分配额1.8~2.0升/次,第二阶段15天,分配额为1.6~1.8升/次,第三阶段8天,分配额为1.8`2.2升/次,第四阶段30天,分配额为2.2~3.0升/次。以上饲喂模式可根据发病情况,气候变化均可调整。在巴杀奶不够饲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代乳粉,比例根据代乳粉要求进行配比。一般情况下不建议20日龄以内的犊牛使用代乳粉。
2.5 严格执行设备清洗流程,设备保养流程
对设备制定保养计划,使所有设备处于完好无损的战备状态。在生产中,不能麻痹大意,此内容也是涉及经常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做到“定人,定时,定量,定责”进行维护保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犊牛喝到放心的奶源。
2.6 卫生消毒工作常抓不懈
众所周知群饲模式发病率始终高于单独饲喂模式,群饲发病率有一个特点,就是发病高,传染快,难管理。所以必须从源头做起,自动饲喂系统消毒每天进行一次,用不同的消毒液交替使用,对机器设备,栏杆,地面卫生,采食区域进行不定时的擦拭与打扫,夏季做好灭蝇工作,自动饲喂系统区域内时刻保持“无死角,无污渍,无粪便。”
3、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解决人员这一根源性问题是关键
3.1 员工入职要进行思想教育
树立以厂为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思想观念,对于管理者来说,要对每个员工做到三个知道一个跟上,“知道员工干什么,想什么,有什么实际困难,较关键的是把经常性思想教育工作要跟上。”做到“经常性管理工作,经常性思想工作”一起抓,一起都要硬。完善员工帮扶措施,建立评选优秀员工机制,用适当的奖惩措施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2 专业技能培训
对所有员工定岗定责,主要培训接助产操作规范,犊牛饲养技术,设备操作技术,简易故障排除,设备清洗与保养,卫生与消毒流程,清圈垫圈流程,安全防护等专业知识。从而大大提高所有员工各项技能,达到人与技术,设备的较佳结合。
3.3 对饲养员饲喂流程培训与考核
新转入犊牛采用人工与奶桶饲喂模式,大大降低对犊牛应激,一般饲喂3~7日,健康牛只在转入饲喂机,如果个别牛只有问题可延迟转入,上机牛只进行人工驯化,每群体日龄较好控制在5日以内,所有牛群不得混群,饲养员在饲喂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在驯化过程中要温和的对待每头犊牛,不得动作粗暴,不得打骂惊吓。一般情况下,在犊牛10日龄到12日龄就基本上掌握自由采食,所有饲养员全程监控犊牛采食情况,发病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
3.4 自动饲喂系统人员分工情况
单栏饲养时,人均60头左右,饲喂机饲养前30日龄牛只人均120~160头,后30日龄牛只人均180~240头,断奶犊牛人均饲喂头数在600~800头之间,所有清圈垫圈工作需6人(包括围产圈,自动饲喂系统,断奶犊牛均可以完成)所有人员分工包括饲喂所属犊牛,设备清洗与保养,饲喂机房卫生,采食区域卫生,所有栏杆门窗玻璃擦拭。
4、疾病防控,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所有规模化牧场犊牛在群饲过程中发病率总是居高不下,对于“疾病防控难度大,疾病传播速度快,疾病治疗难管控”的这一特点,管理者必须制定和建立健全防控措施,提高兽医诊疗水平,加强卫生与消毒管理,做好通风与保温工作,夏季灭蝇,四季防鼠,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指导书,强化员工的责任心和执行力。
犊牛疾病一般有三种:脐带炎,腹泻和肺炎。这三种疾病首先与犊牛管理密不可分,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①合理通风,干燥卫生;②预防为主,治疗为辅;③病牛隔离,防止传染。
4.1 脐带炎
脐带炎的管控,产房犊牛护理人员必须做好两次脐带消毒工作,第一次在犊牛娩出后30分钟以内,越早越好,第二次在12小时左右。转入自动饲喂系统单栏后,犊牛饲养员在进行三次脐带消毒,每隔24小时一次,在饲养员第一次消毒时将脐带过长的剪除,留够6~8厘米,防止脐带过长在犊牛起卧时进行踩踏导致感染。所有脐带消毒采用10%的浓碘酊。在本牧场通过这样的方法,未发现一例因脐带炎发病的犊牛。
4.2 腹泻
腹泻主要共分为三大类型,营养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寄生虫类引起的腹泻,在中,大型牧场,这些类型的腹泻并不少见,营养性腹泻主要集中在7~15日龄之间,腹泻病程较短,治愈率高,其实采用自动饲喂系统变换采食量就能有效防控,可在7~15日龄这个阶段降低单头单次的饲喂量,控制这个阶段的采食量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病毒性腹泻在牧场是传染性极强的,对牧场的破坏力也是较大的,主要有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细菌。其特点是发病病程长,传染速度快,治愈率低。
寄生虫类引起的腹泻主要也是这个特点,包括隐孢子虫,球虫。病毒性和寄生虫这两种腹泻类型,必须从管理入手,腹泻其实较重要的就是病从口入,把握住“吃”这个较基本的环节就能降低腹泻发病率,其次就是环境卫生,管理者必须抓好初乳质量,巴杀灭菌,饲喂器材的消毒,犊牛的血清蛋白测定,包括常乳的巴杀细菌检测,奶温这些必须重点管控,接下来就是卫生与消毒管控,主要有围产圈,犊牛舍垫料的更换频率和厚度,所有设备的清洗频率,犊牛毛发吹干,消毒频率以及消毒液比例,通过这些方面,可以大大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对于以经发病的犊牛要及时隔离,治疗以纠正酸中毒和调节电解质为主,切实做到了以防为主。
4.3 肺炎
上呼吸道疾病是大型牧场在群饲过程中较为头疼的事情,其实肺炎也是可防可控的,这一疾病实质上关键点在“空气”。一般发病日龄在20~50日龄,发病快,传染性强,自动饲喂系统日采食量明显下降,伴随发热 咳嗽,鼻涕,呼吸频率加快等所有症状,也可单一一种症状,那么为了预防此类疾病,管理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合理通风,让圈舍温度冬季控制在-5℃以上,较好保持在0℃以上,利用正压通风系统与自然通风相结合的办法,次病在北方牧场多以冬春季节发生,加之一般牧场高峰期都处于该阶段,饲养密度增大,天寒地冻,圈舍空气污浊所引起,所以要合理通风,把温度,空气,卫生,消毒,隔离,治疗巧妙结合,切记防止通风不当引起圈舍内部机器霜冻,更或者出现过堂风,贼风。加强圈舍清理与铺垫工作,保证垫料干燥,卫生,每头犊牛每天垫料不得少于2~2.5公斤,如果一些牧场在夏季采用干河沙,卧床厚度10厘米以上,而且要有人每天定时清理粪便,清垫频率5天左右。定期检测氨气浓度。夏季可安装风扇,在舍内温度超过30℃时使用风扇进行通风。
以上是犊牛特殊的几种疾病的防控与应急预案,管理者一定要从“防”字开始牢牢抓住每一个环节,把所有数据综合分析,制定自己本牧场的合理方案。
5、设备常见问题与故障的排除
5.1 硬件配套设施完善
在硬件配套设施方面,必须要有符合设备所需要的电源,电压,水源,水压和气压,配电柜做到防尘防潮处理,电线做好防鼠处理,水管必须达到饮用水配套标准,进水口安装过滤器,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大大降低维修成本,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5.2 常见故障与排除
加热故障(处理方法检查电路是否有电,检查加热管是否加热,检查过热保护是否异常);
工位排泄阀故障(检查搅拌器流出电磁阀是否正常,排水管是否堵塞);
校准故障(重新校准饲喂机);
电极入口或者电极棒故障(检查搅拌杯感应探头是否灵敏);
识别装置故障(检查天线,识别器,传输线路);
工位(检查蠕动泵);
清洗剂以空(添加清洗剂)。
5.3 易损件易耗品
定期更换奶嘴、奶管、蠕动管,压力感应器膜片,搅拌杯密封套件,加热管,热水循环泵,排水泵,饲喂机保险,电极棒。
总之,养好犊牛的关键是要让“人、设备、管理”这三项工作紧密配合,发挥较大优势。“把人用好,设备盯好,管理练好”才是养好犊牛的硬道理。班组的大事小情务必要做到“心中有数,眼里有活,手上有招”。
优秀育犊师朱凯:“把人用好,设备盯好,管理练好”
作者:牛奶运输车发布时间:2019-04-11所属栏目:新东资讯返回列表
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http://www.xdqj.com/news/xdnews/2063.html
- 最新资讯
- 2024-03-21总投资30亿元,君乐宝这一项目有了新进展!
- 2024-03-21前进集团甘肃传祁乳业——西部奶业之光
- 2024-03-13探索新模式,皇氏集团与这两家企业战略合作!
- 2024-03-132024年,乳业逆袭的四大策略,助你成为市场黑马!
- 2024-03-13油润滑轮端正在改变我们的用车习惯
- 2024-03-08新东鲜奶运输车,让牛奶“原汁原味”直达工厂
- 热门资讯
- 2018-07-18你知道牛奶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么?
- 2018-07-28奶牛也要“娇生惯养”,还得哄它开心
- 2018-07-22奶牛发烧“信号”要重视,不然会让你损失惨重!
- 2018-07-27奶牛养殖:奶牛不食症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 2018-07-27新东奶罐车800公里车程牛奶升温小于1℃
- 2018-07-27宁波牛奶的修“鲜”之道
产品推荐